接着前面学习实现 Yar Java 客户端的笔记 http://mengkang.net/586.html
还是从实际运用中体会更加深刻,再 Yar 中定义了_yar_header
结构体
typedef struct _yar_header { unsigned int id; unsigned short version; unsigned int magic_num; unsigned int reserved; unsigned char provider[32]; unsigned char token[32]; unsigned int body_len; }
这里char
占的1字节,但是在 java 里面char
占2个字节。
char在Java中是16位的,因为Java用的是Unicode。不过8位的ASCII码包含在Unicode中,是从0~127的。
Java中使用Unicode的原因是,Java的Applet允许全世界范围内运行,那它就需要一种可以表述人类所有语言的字符编码。Unicode。但是English,Spanish,German, French根本不需要这么表示,所以它们其实采用ASCII码会更高效。这中间就存在一个权衡问题。
因为char是16位的,采取的Unicode的编码方式,所以char就有以下的初始化方式:
char c= 'c'; //字符,可以是汉字,因为是Unicode编码 char c= 十进制数,八进制数,十六进制数等等; //可以用整数赋值 char c= '\u数字'; //用字符的编码值来初始化,如:char='\0',表示结束符,它的ascll码是0,这句话的意思和 char c=0 是一个意思。
鸟哥在设计_yar_header
中的provider
和token
的时候实际意义就是说 ASCII 码在0~127之间的,也就是我们常用的用户名密码一样,英文加各种字符。具体可以查看 ASCII 码表。那么我在 Java 中表示的时候,如果用char[16]
则密码强度跟不上,为了保持密码强度,这里我用 String 来代替。
public class YarHeader { private int id; private short version; private int magicNum; private int reserved; private String provider; private String token; private int bodyLen; //... }